【重庆|游记】一场大梦未醒——山城物语

魂牵梦萦想去的城市,嘤

佩特罐头: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关山少年(guanshanshaonian) 4k+字(洪崖洞 日月光 十八梯 南开中学 恩心小镇 磁器口 南滨路 万达广场 歌乐山森林公园 老兵面馆 方所书店 西西弗书店 朝天门码头) 多图 已修




前言: 


       准备登船启程去三峡那日,傍晚六点的重庆市区依旧天光大亮。


       我们在朝天门码头下车,拒绝了不断围上来问“10块钱帮你们挑行李”的民工,任凭江面粉色薄雾和迷蒙水汽擦着皮肤留在身后,混杂着重庆本地方言和外地游客此起彼伏的吆喝呐喊声不绝于耳,拖着箱子踏上仍旧有些潮湿的、坑洼不平的水泥下坡路。回头,四周高耸的建筑群一点一点消失在了坡顶那一条分界线上方,那一刻确确实实从心头升腾起的强烈不舍与离别真切感宛若巨大洪流般,灌输到四肢百骸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神经元里。 




       在亲眼捕捉亲身感受它的魅力之后,重庆终于在我的记忆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17(洪崖洞 滨江路 千厮门大桥)


       ——好喜欢这座城市的天际线


       ——喜欢就带走吧




       飞机的助跑轮与地面产生巨大摩擦连带着剧烈的摇晃和振动提醒着我已安全抵达这个梦寐以求许久的城市。走出机舱,下午两点的阳光没有想象中毒辣,第一感觉是这里空气里的水分要比海滨城市少许多,蹭着小臂和脸颊的皮肤温暖干燥。在江北机场的地铁站买了一张重庆市公交卡(可搭乘轻轨、公交、长江索道等等)并充了值,随着人流登上3号线。周遭是勉强能听懂的重庆话,盯着车厢外的景色由漆黑的地下行车道忽而驶入明亮的地面轨道,绿植和楼房的高层窗  
户交替间隔匆匆掠过,人在山城的实感瞬间转变为巨大的幸福满足感。 





       在两路口站换乘1号线,小什字站下车,基本上就到了住处附近。把守着行李站在出口处乖乖等 @江心树 来接我去酒店。见面的那一瞬心里微妙的紧张感烟消云散了——面基真的是很神奇的过程,隔着手机屏幕和纸张笔画才能感受到的气息此刻真真切切地站在面前微笑着打招呼,一种二次元与三次元形象的构建与猜想、接洽与融合。一路上聊天很快到了住所,处于进一步洪崖洞退一步解放碑的绝佳地理位置。




       稍作休整便出发去逛了解放碑商圈,初遇的印象是觉得这里和其他大城市的主要商圈同出一辙——上海的南京东路还有北京的王府井,这大概是城市的共通性。穿过小吃街,我们拐入一条相对狭窄的道路,算是走进了旧城区部分;此时重庆特有的城市地貌结构已具雏形——多层次的空间利用,桥下方是停车场,走下楼梯又连接了一个住宅区的院落。饶了一段路我们走到了洪崖洞附近,重庆的夜晚来得迟,此时已经是晚上将近7点,金黄的落日仍堪堪悬在嘉陵江的上方,暖色调的光线勾勒出城市天际线和桥上往来的车辆片片剪影。 



       在重庆的第一顿晚餐自然是火锅,首次尝试了朝天门火锅店的九宫格,配上碰杯就能成知心朋友的山城啤酒,鼻尖冒汗,酣畅淋漓。




       


       晚饭后天幕已完全浸入夜色,千厮门大桥被细密光源包裹的轮廓愈加立体。迎着夜风走到大桥中央回身,视线所及的洪崖洞全貌如同一团燃烧着的、层次分明的火,仿佛下一秒就要将热度延伸煮沸相邻的嘉陵江墨色的水。都说洪崖洞是现实版的千与千寻,然而跳脱出喧闹的框架,站在远处以局外人上帝视角静观,那一团火好像被一层薄纱所笼罩,若即若离、远近缥缈,更有如临梦境的幻觉。






       临近零点,我们在洪崖洞的一间酒吧内坐下点了鸡尾酒,甜酸的果香伴随我们堕入在这个城市的第一个梦境。


 


6.18(日月光广场 十八梯)


       ——千万个寻常夜晚里 每一个都这么不同


 


       重庆的交通系统相当发达,除了轻轨公交,出租车的价格相对其他一线城市也更显亲民。但我们仍旧是选择步行的方式前往今天要去的十八梯,用双脚丈量土地。 




       早餐是到重庆之后吃到的第一碗重庆小面。




       事实上重庆的老城区和发达地区的分界线并不明显,依靠上下坡和楼房拐角的过渡十分自然。跟着导航从闹区拐入并不宽阔的马路,两侧是颇有年代感的老式房屋,手指抚过墙面能蹭下一层墙灰,部分低矮的房檐还在滴水。虽说部分房屋外表落魄,却丝毫不觉得它们被这座城市排除在外;相反,就像是一道道坚固的围墙,臂膀搭着臂膀,昂首挺胸接受风吹雨打的洗礼,姿态沉默而傲然地占据一席之地,深深扎根在城市的地理历史命脉里。 





      


        途径日月光广场。室外的大舞台曾经是凯源合唱《洋葱》《明天你好》的场地,室内原来搭建了舞台用于两人圣诞节表演《雪人》,现在是儿童乐园区域。



       


       十八梯藏在一段路面的下方,连接着一小段楼梯即可下到老式居民区。我们从底部往上爬,先是走过一段低缓的斜坡,两侧满是在地上摆摊的居民,贩卖的都是一些家用生活用品或小玩意儿,风情淳朴。




       十八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共有十八段阶梯,段与段之间之间有平台衔接。阶梯两侧有数家装修简陋的小吃店。行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位老人,50+年纪出头,鼻梁上架着副眼镜,手里拎着刚买的新鲜蔬果,陪我们一路走一路讲述重庆作为国民党陪都的历史、解放碑的建筑过往、以及火锅的起源——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从江水里捞出被丢弃的毛肚等内脏,于船上加水煮沸食用。





       十八梯的尽头可以上到一个观景平台,由近及远,低矮老旧的居民屋、中等高度的楼房、延伸到远处直入云端的大厦隐匿在乳白色的雾气里,错落有致又不失层叠排列的美感。大抵是由于光线穿透雾气被折射的缘故,绿植的颜色深浅不一,像是有意的泼墨不匀,好一幅“江山云雾城”之景。






       情怀作祟,下午我们跑到KTV里把心心念念的合唱、solo都给唱了一遍,前一秒泪眼汪汪执手两相望,下一秒释放天性跟随节奏狂野摇摆。傍晚再次来到洪崖洞边上的沧龙火锅店一饱口福。出店的时候,遭遇了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瓢泼而至的天露浇熄了白日躁动的脾气。与东南的雨季不同,重庆的雨天不传递深入骨髓的寒意;尽管突如其来,却甘之如饴让它在心头绿岛降临。晚上乘坐长江索道游览江边夜景的计划被迫中止,心中默念着“遗憾是重逢的理由”打道回府。


 


6.19(南开中学 恩心小镇 磁器口 南滨路)


       ——这个夜晚柔软得不像话


 


       今天和 @菊鬼 见了面。
       早晨醒来,倾盆大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冒着雨去附近的小吃店点了二两红油抄手当早餐,一天的精气神从胃里开始升腾。 



      


        打车到观音桥的新住所放下行李,便前往南开中学。大概是下雨又赶上周末,南开中学没什么人,可以自由出入。





       对于南开的喜爱几乎是踏入学校那一瞬便从心底滋长起来——葱郁的绿植和行道两侧比肩而立的大树,延伸的路面湿滑反光,空气中隐约流动着森林里独有的暗香。路过操场,绕过教学楼,走上湖面蜿蜒的桥;雨雾赐予了一场真切柔软的想象记忆——仿佛能想象到我们喜爱的那个少年在春夏交接的日光下,笑容闪闪发亮。



       南开中学还有独具特色的老旧建筑一隅。






       在恩心小镇get王源同款“猪肉丸焗饭”。


 


       下午搭车去到了磁器口。站在入口处,那种大城市共通的熟悉感再次扑面而来——定位向旅游景点靠拢的古街,与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烟袋斜街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重庆热门的旅游景点,尽管是阴雨天气街道上也依旧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尽管雨中漫步古街的浪漫情怀被现实摩肩接踵的人流和石板路内的积水所冲散了一半,但毕竟吃了酸辣粉、买了陈麻花,又给远在帝都的好友寄出了盖上了磁器口印章的明信片,也算不枉此行。 



       晚饭是在南开中学旁边一家店撸的红油串儿。



       


       先前我们担心因为天气原因无法骑车从南滨路这一头到南滨路另一头,却在真正站在江岸时将顾虑抛之脑后。雨后的天空红得发紫,延展出一块平滑的幕布。靠着栏杆将身体和思绪都暴露在这柔软的夜色里,流水声被温柔的夜风卷着在耳边放大,盯着对岸绵延不绝的暖橙色灯火发呆失语,倒映在江面上也倒映在天幕之下,站在远处看有极光的错觉,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手机外放《北方女王》《董小姐》,南滨路在视线的尽头无限延长没有终点;沿着江边沉默地走,生怕 多说一句话都会打碎身临的恍惚的梦境。





       这个城市再一次不动声色地撒下了它铺天盖地的温柔的网。


 


6.20(万达广场 歌乐山森林公园 老兵面馆)


       ——最后一晚 特别美吧


 


       上午本想去三峡博物馆,但恰逢周一碰上馆休,因此远景拍了一张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也算打了卡。 



       


       礼堂附近有直达万达广场的公交车,下车过了一个天桥很容易就能找到万达广场。大概是由于四周的台阶上没有站人,因此实景看来凯源合唱《人质》和《明天你好》的小广场没有视频中那么开阔。




       小小少年就这样长大了,从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舞台一步一个脚印相互扶持着一起走上了大舞台。


 


       从万达广场乘轻轨然后打车,七拐八拐驶入类似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司机自己也迷了路。无奈我们只好下车乘坐重庆当地特有的摩的,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总算找到歌乐山森林公园的路口。




       歌乐山森林公园算是相对冷门的景点,没有人头攒动的拥挤感,走在满目青翠里仿佛置身天然大氧吧,满腔污浊都被抽干净化了一番。爬上最高处的瞭望塔费了点力气,从至高点俯视山城全貌,高矮不一的楼房像是玩具模型一般缩小铺陈,上方笼罩着浓浓的雾气,不愧于“雾都”之称。


       


       歌乐山在沙坪坝区,离重庆树人中学不远,挤公交车下山,打车在起步价范围内便来到树人中学后门。老兵面馆就在后门右手边50米左右的地方。老板娘看见我们了然于心地问了一句“王俊凯吃过的面吗”轻描淡写地戳穿了我们的迷妹属性:)



              面馆的老奶奶还请我们吃李子,再一次感受到重庆人的热情XD。




       


       重庆天色暗得晚,吃过小凯同款牛肉小面后我们径直回到住处。这个城市的特点之一便是直冲云端的纵向生长轨迹,楼层建得高,楼房与楼房之间间隙不是很大。我们在观音桥入驻的酒店式公寓位于35楼,站在窗边,马路和部分矮楼房的灯影便尽收眼底了,蜿蜒的轨迹宛如镶嵌在这块宝地上的一条璀璨项链。





       相机故意虚焦的光斑,装饰了在这个城市最后一晚五彩斑斓的梦。


 


6.21(方所书店 西西弗书店 朝天门码头)


       ——喜欢有声响风也有形状


 


       上午没有其他行程,考虑到傍晚要登船,下午便决定在附近的观音桥商圈逛逛,慕名走进了两间著名的书店——方所书店和西西弗书店。


       受到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传统纸质书店的生存境况已是每况愈下了。就中国大陆来看,纯粹的书店运营模式很少入能敷出,必须依靠其他元素的支撑——比如人文情怀、比如咖啡文化。




       方所书店的总体基调是偏明亮的黄色,店内有一段宽阔的阶梯,成了许多人席地阅读的座位。走进书店那一刻受到店内读书人气氛的感染,连同脚步也变得小心翼翼。方所的选书品味着实令人赞叹,引进相当多港台出版物,更有国外原版的艺术作品集——当然价格也相当上档次。然而捧一本纸质书在手,那介于粗糙和顺滑之间的、沉甸甸的踏实感,足以安慰一具风尘仆仆的驱壳、平息悬浮躁动的灵魂。 



       相比之下,西西弗书店更偏向于一种外在的西方风格化,书店外观以墨绿色窗格为主设计,配上店内暖色调的灯光和紧靠窗边摞起的一叠叠书报,莫名营造出了类似圣诞节的欢快氛围。




       时间终于还是走到了下午五点,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到达朝天门码头,如同本文开头那番描述,完成一场与第千万次到来相呼应的、第千万次微不足道又刻骨铭心的道别。






后记:


       此次重庆之行没有赶行程,是在相对宽裕的时间内仔仔细细用双脚、用双眸去感知了这个城市内里鲜活的气息。一段旅程是执念的具象化、亦是时光的馈赠。江山雨雾、花石草木,万事万物风过耳,徒留念恋在心头;江山有梦我未醒,山城晴雨皆有情。


       期待下次全新的相遇。 




佩  2016.7.2


【END】




山水有相逢


渝城又夏秋


文化积淀 山水育人 祝我们的小竹马在这座城市里平安幸福快乐地长大

评论
热度(947)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